到訪直島和豐島,是衝著2013年 第2回瀬戸内国際芸術祭 來的。

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每三年一度,三年前在香港的旅遊雜誌上看初次邂逅,一直憧憬有天能夠在美麗的小島上靜靜享受閱讀藝術家的獨特意念。而很幸運地在日本留學的這一年剛好遇上了這藝術祭,彷彿在呼喚我往小島出發。

首先附上的是藝術祭的公式網頁

http://setouchi-artfest.jp/

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分三個會期進行,我三月到訪,正好是日本的春假。

春:3月20日- 4月21日
夏:7月20日- 9月1日
秋:10月5日- 11月4日

藝術祭舉辦得非常用心,從入場券、交通配套與藝術品案內(介紹)都悉心安排過。

先說入場券。門票分幾種:一種是在特定展場外購票,大約300-400日圓,只能用於進入該展場一次。

一種是會期passport,4500日圓,可在一個會期內隨便參觀所有收費與免費的藝術展場,每個會場只能進一次。

還有一種是三個會期共通passport,5000日圓,可在3個會期內隨便參觀所有收費與免費的藝術展場,同樣是每個會場只能進一次。

因為藝術祭是由12個小島加上宇野、高松兩個港口共同舉辦的,所以要一口氣參觀所有的展場幾近不可能。但對藝術有興趣的朋友們,又住得與瀨戶內海不太遠的話,不妨買

三會期共通passport,在三個不同季節來觀賞瀨戶內海的不同景色。

(去了一次瀨戶內海就很想再多去一遍,所以很推薦三會期共通passport)

 

好吧進入正題,說說我的旅程。

 

我是3月25日6時許從神戶出發的,去程是搭阪急和JR,在神戶往岡山的一段人很多,當中不乏提著行李的一家大小或背著沉甸甸的大背包的獨行者,應該都是往岡山機場去的吧。

在岡山轉乘往宇野的JR時有點訝異於突然從一個擁擠而又被過度暖氣弄得有點透不過氣的車廂走進另一個空盪盪的車廂的那種差距

沿途的農田與疏落的小房子,提醒著車上人,已經到了四國,一個與世無爭的桃源。

在宇野下車的時候一時還未能適應它以人手檢票的模式,因為在神戶來的時候是用名為SUICA的電子儲值卡*(像香港的八達通,但日本在不同的地區使用不同的卡),來到這邊有點愕然。然後在改札口用現金付了三千多近四千的車費。日本的車費真的貴得嚇人。車程花了3個多4小時吧,到達宇野的時候已經差不多十一時。

 DSC00847_副本_副本

 

↓ 在宇野港遇上荒木経惟的作品。

initpintu3    

 

↓ 這是設在宇野碼頭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攤位,內有各種門票、地圖(100日圓一張)和紀念品。

DSC00850_副本_副本  

 

 

宇野是一個小小的港口,可以逛的東西不多,怎至我想找個地方吃午餐也感覺它的選擇太少了,店舖都沒有營業。後來我才知道,直島的美術館是星期一休息的,靠遊客為主要客源的店都是星期一休息,宇野作為往直島的一個連絡港口,星期一休息的店也很多。

有些人會覺得在美術館休息的時候去這個小島是一件很傻的事,但唯有在休息日才能看到這個小島安憩的一面,拍出來的照片幾乎只有藝術品與建築物本身,少了很多雜亂的闖入鏡頭的東西。而且因為我預約了在直島上宿泊一夜,星期二的早上可以一早到美術館參觀,上午的時候人比較少(雖然最後當我下午兩三點到達地中美術館的時候已經人多得要在門外等待半小時才能進場了,這是後話。)

 

↓ 宇野港的戶外藝術品

DSC00849_副本_副本

 

宇野往直島的船是大型人車兼載的船,這讓我上船的時候被它的寬敞嚇了一跳。

DSC00932_副本  
  

initpintu_副本  

↑ 這船好大喔~!!

 

 

駛近直島時首先以色彩奪人視線的是草間弥生的紅黑點點大南瓜裝置藝術。很多人甫下船急不及待與在碼頭旁靜靜看著海的它合照。它是一個中空的設計,並開了幾個窗一樣的洞,可讓人鑽進裡面,把頭伸出來拍照。無論大人抑或小孩都樂此不疲。然而從洞中望出海的景色,我看出了那種讓顧眾在黑暗中專注於透光的景緻的心思與其可愛的外表的互相配合,真的貫穿了日本人かわいい(卡哇伊)的特色。

 DSC00934_副本_副本

DSC00941_副本_副本

DSC00943_副本  

 

 

 (未完,請看續文)

 

 

 

 

 

 

 

 

arrow
arrow

    路邊掉落的銀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